
以台湾为鉴 共享单车冲击运动自行车市场?
共享单车“标配”的电子锁
从数量上来说,共享单车对于城市出行的影响会更大。虽然共享单车运用互联网技术,通过扫码进行借还车,并普遍加入GPS模块记录骑行轨迹。但是在眼下,无论ofo、摩拜、小鸣,还是哪个新冒出来的团队,要想在疯狂的共享单车大战中突围而出,“车海”战术才是关键,谁能够让市民最便捷、最容易找到并解锁骑走就能成为最接近成功的共享单车。
美骑记者认为,投放车的速度和数量比车辆是否好骑更重要,作为短距离的代步工具,市民对于品牌的重视程度低于便捷度,快速扩张的逻辑下,对资金实力的考验巨大。简单来说,谁能有足够丰厚的资金,并能平衡好车辆的生产成本和耐用度,就能走得更远,这也是凯路仕、永久、永安行这些自行车企业和公共自行车运营商可以快速介入共享单车之战的原因,因为他们有着强大的供应链整合能力。既然前期已经投入了大量的资本,共享单车团队谁也不想在第一年就倒下,继续扩大产能,把更多自家的车投放到城市街头,挤掉其他团队成为他们的独木桥,只有在留到最后才能挺直身板谈盈利模式。所以按目前的情况来分析,共享单车无论数量还是使用频率上会比政府的公共自行车高上一个级别。
国内千元级别有性价比超高的车型可选
共享单车的市场冲击
在2015年第三届美骑高峰论坛上,业内资深顾问廖武雄先生就向在座的品牌商们提醒,大规模的公共自行车可能会冲击运动自行车市场,因为便利的公共自行车会分流一部分的购车需求。在高使用频率的情况下,如果受众人群没有一个大幅的增长,更方便取用的共享单车就能化解一部分消费者的购车欲望。
根据媒体公布的数据,目前常见的共享自行车造价差次不齐,摩拜一代车型约为3000元,摩拜lite为千元以下,小鸣单车公布的成本为400元,BLUEGOGO的成本应该会比小蓝、摩拜Lite要高一些。加上锁具、GPS模块和后期的维护费用,共享单车给人的成本概念可能会有一定的上浮,但面对的也就是千元到两千元的入门自行车市场,这也是运动自行车市场金字塔的底部,一块竞争十分激烈区间市场。
在众多品牌激烈市场竞争驱动下,中国千元级别的运动自行车产品能提供让其他国家无比羡慕的配置,骑行体验上与注重耐用性的所有共享单车产品都不在一个层次上,两者应该是互不干扰的。但由于有台湾的前车之鉴,美骑记者认为,两者之间的鸿沟可能并不是那么大。就如同5年前滴滴面世时,没人会认为打车软件对汽车销售市场能有什么冲击,而事实上,虽然汽车总体销量上没有什么风波,但是国家法规出台后,车厂和消费者都很重视合乎网约车标准的车型。
共享单车难以冲击高端市场
在另一方面,共享单车对于自行车行业来说也是一个利好,最显而易见的就是几十上百万的车辆订单,能让一些车厂从中赚上一笔。共享单车的高损耗率也会让这些订单成为了一个长期生意。在另一方面,共享单车的普及能够有效地增加社会中的骑行人口,即使共享单车的骑行体验并不优秀,但是能够让市民重新感受到自行车出行的方便快捷,重温踩踏的感觉,也可能培育一些运动自行车产品的消费者。从台湾的经验来说,普及性的公共自行车可以带来一些深度、高端的运动自行车消费力,中国城市消费者的数量远远高于台湾,高端消费群体也充分,市场潜力充沛,缺乏的是发掘潜在消费力的途径,共享单车无疑为运动自行车开了一扇门。后续能否将潜力转化为切实的消费力,要看车店和品牌商在宣传、产品、服务等方面是否到位,能不能把运动自行车打造成一个具有社会普及性的“香饽饽”,而不再是小众的爱好。
以上的分析都是美骑记者的一家之言,在18日举行的美骑高峰论坛中,美骑会邀请多名运动自行车行业大佬和共享单车团队的高层现场讨论,探讨共享单车对于自行车行业的影响,究竟共享单车是洪水猛兽还是友军,还待嘉宾们一一道来。
(美骑版权所有,请勿转载。如有需要,请与我们联系。)
下一篇:下一个消费点 自行车涂装定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