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事专栏

冲刺手生存必修课:顶住爬坡才能活到终点

冲刺手要想在复杂多变的赛场谋得一席之地,首先应该具备一定的爬坡能力,这样才能扛得住集团的拉扯和筛选,存活到最后的冲刺时刻。在刚结束的埃文斯大洋路公路赛中,冲刺手维维亚尼为我们诠释了以上道理(他坚挺的爬坡能力让他坚持到了最后,并在冲刺中获得第二名)。

埃文斯大洋路公路赛

▲比赛全长164公里,焦点集中在最后在吉朗的三圈绕圈。位于每圈中间的Challambra,是一段1.2公里的陡坡,平均坡度10%左右,最大坡度22%。每次经过这里,都有人尝试利用爬坡甩开对手。

比赛前半程:

5人兔子集团突围而出,并与主集团迅速拉开了6分多钟的时间差距。所以在比赛前半程,主集团基本上是休闲骑模式。

维维亚尼,功率

▲维维亚尼在前30km的平均功率只有121w,前82km的平均功率也不过149w,作为冲刺手的维维亚尼大部分时间在大集团中保留体力。在50km到80km这个区间,因为有一些爬坡,维维亚尼的输出功率有略微提升,这样的低功率输出也为他在最后三圈的Challambra爬坡蓄力。

维维亚尼展示爬坡能力

维维亚尼是场地车手出身,转大组公路之后他也主攻冲刺。不过,在过去的一年之中,他花了很多精力提高爬坡能力,所以我们才得以见到一个很全面的维维亚尼。

维维亚尼,功率

▲维维亚尼在第一次通过Challambra爬坡的时候就展示出了较强的爬坡能力,他的用时为3分33秒,仅比爬坡专家赫辛克(Robert Gesink)慢了13秒,作为一个冲刺手,这已经不容易。

维维亚尼,功率

▲再来看维维亚尼和赫辛克第二次通过Challambra爬坡的数据对比。维维亚尼这一次用时3分12秒,比上一回快了21秒,而这一次他只比爬坡专家格辛克慢了4秒。尽管越到最后,集团的速度越来越快,但维维亚尼的爬坡能力使得他能跟得住大集团的节奏。

最后一次爬坡

最后一圈,大集团将所有突围车手回收。最后一次通过Challambra,肯诺的强力领骑,则带出了队友奥斯和麦卡锡,以及乔治·本内特、赫辛克、英庇、查韦斯、拉图尔、格兰斯和德文尼斯。

维维亚尼,功率

在这关键的最后一次爬坡中,维维亚尼仅仅比爬坡专家赫辛克慢了一秒。而与爬坡手查韦斯、格兰斯相比较下,维维亚尼也没有差太多。

最后的冲刺

大集团在最后时刻才勉强追上拉扯出去的小集团,维维亚尼抱着放手一搏的心态早早开冲,在追击中消耗了大量体力的维维亚尼,最终未能反超麦卡锡。最终麦卡锡以微弱的优势获得冠军,维维亚尼第二,英庇第三。

维维亚尼,功率

维维亚尼冲刺的均速为64.3km/h,平均功率为905w,峰值功率为1245w。所以一个冲刺手不仅要平路轰炸了得,还要在爬坡中经得住拉扯,跟得住大集团回到终点才有开冲的机会。维维亚尼这一点和萨甘倒是有几分相像,但是像基特尔那样遇到爬坡就掉队的车手,就不一定能像维维亚尼这样幸运了。

基特尔

基特尔:我不管,反正我是0.1%的坡也不爬!

上一篇:训练百年史:从“多骑就是王道”到“无功率不骑行”

下一篇:涨姿势了!来自PRO的粪便或能让你骑得更快

大家都说

[!--temp.www_96kaifa_com_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