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探秘

SHIMANO东南亚工厂:为当巨头 40年前就跑海外开厂

编者:近些年东南亚的制造工业愈发强势,自行车圈内也出现明显的产业转移潮,但其实早在多年前,行业巨头SHIMANO就已布局东南亚市场。通过以下这篇挖坟稿,我们将跟随西方记者的脚步探访SHIMANO东南亚工厂。

Shimano东南亚工厂参观

西方记者是在北半球的冬天开展这场参观之旅,在他们抵达东南亚之前,他们先去了一趟SHIMANO的日本总部,然而这个过渡还是没能缓解他们在短短几天内从寒冬切换至炎夏所引起的不适。抵达新加坡的第一天,他们并没有太多时间深入旅行,酒店吃完便饭就在附近逛了一个小时洗洗睡睡。

第二天他们从新加坡驱车前往马来西亚的工厂,两地相距仅40公里,加上40分钟的开车时间,他们只花了一个半小时就实现了出国,护照从此多了个戳。

Shimano东南亚工厂参观

Shimano东南亚工厂参观

▲机场大巴上新加坡人的话还是听得懂的。

Shimano东南亚工厂参观

新加坡F1赛场正在准备中国农历新年的大游行。

Shimano东南亚工厂参观

前往马来西亚的路上,红树林一列排开致以欢迎礼。

Shimano东南亚工厂参观

西方记者已经被当地的高温整坏了,拍张照片也要拿天气说事,他给上图的图注是:这张图还没法表现当前的桑拿天气。好吧,看在早晨七点温度就有30度,原谅他那么啰嗦吧。

Shimano东南亚工厂参观

接待区

Shimano东南亚工厂参观

工厂参观之旅即将开始:头盔跟鸡尾酒绝配……

Shimano东南亚工厂参观

开篇来个例行的公司历史介绍……(左)Shimano的工作人员展示部分产品(右)

马来西亚跟新加坡一样都是绿油油的,不过更加原生态。红树林成片成片,早上稍晚一些街上就没什么人了——这种天气真是见鬼了。Shimano马来工厂的整洁度和现代化程度虽难以媲美日本工厂,但还是很赞。喝过鸡尾酒,戴上头盔,接下来的程序基本大家都猜得到——有专人引导入厂观光,还要遵循老规矩——相机及手机不准带入生产区。

Shimano东南亚工厂参观

▲办公室窗明几净宽敞明亮,一如既往地走性冷淡风

Shimano东南亚工厂参观

小而精致的展厅(左);办公区(右)

Shimano马来分公司于1990年创建。Shimano旗下的主要业务有自行车及钓具。据悉,Shimano之所以会同时切入这两个领域是因为其创始人岛野庄三郎的个人爱好——他热衷骑行、钓鱼及划船。

Shimano东南亚工厂参观

这个区域进行的是刹车最后的CNC处理

除了鱼线轮,马来工厂主要生产契合本地消费需求的套件:像Alivio和Acera之类的山地套件,Tiagra、Claris公路套件以及XT轮组。基本所有生产流程都在厂内完成:包括冷锻、钻孔、CNC加工、热处理,镭刻等表面处理流程,只有小部分像阳极氧化或其他表面处理流程是外包的。

此时此刻,西方记者们已经完全不关心成品(那些个谁没见过)。身处这些庞然大物之间,看着零件借助传送带在这浩大的车间穿梭,“没见过世面”的记者愣是被精准而高速的工业制程惊呆了。

Shimano东南亚工厂参观

▲车间一隅

厂内有3040名员工,约三分之二为男性,三分之一为女性,有部分是马来当地人。效率是保持这个工厂有效运转的重要因素:为保证高效,员工每个月要进行一次考核,不合格者下个月重新测试。

Shimano东南亚工厂参观

组装区

Shimano在公共事业和骑行文化的推广事业大量投入。每年工厂有200-500名Shimano的员工自愿献血。他们还会参与山林保护计划,去年(2015年)他们新种植了400棵树。Shimano还长期赞助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两地举办的骑行比赛,新加坡最大的一场比赛规模达到11500人。

Shimano令人折服的另一点除了他们的高产高效率,还有一如既往的整洁,那可不是为了招待一帮西方记者而紧急收拾出来的假象,而是深入骨髓的有序。

马来工厂之旅就在工厂午餐后宣告结束,但德国记者撞上了马来人的套路。

马来人的“少辣”对中欧人来说是“很辣”,而当马来人说“随意”的时候,你要提起一万个醒,那是“超级辣”。这怎么跟广东银碰上湖南人的场景有异曲同工之妙啊。

Shimano东南亚工厂参观

▲传说中的“不太辣”咖喱鸡

Shimano东南亚工厂参观

Shimano东南亚工厂参观

Shimano东南亚工厂参观

Shimano东南亚工厂参观

▲套路X2:媒体团照

Shimano东南亚工厂参观

参观团继续搭乘大巴返回新加坡,过境的时候路上大塞车。入境新加坡前的大堵车,前面约摸有100辆卡车。

上一篇:震惊! 土豪品牌ENVE竟然出自这样的工厂!

下一篇:尖端机械制造 ABUS德国工厂参观(下)

大家都说

[!--temp.www_96kaifa_com_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