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骑车会挂科!单车客带你穿越大峡谷
第二课:后院里的美洲狮
我们的第二次旅行将在纳瓦霍族的丘斯卡和卢卡卡凯山脉进行。这个地区的地质形态和社会历史对那些访问它的人有着内在的影响,对生活在那里的人则有更深的影响。
▲从西边看卢卡卡凯山
我们路线中的很大一部分在钦利,此处同莫里森一起以铀矿闻名。这些地层在地质,地理和社会学的交叉点上讲述着一个故事。 “Leetso”,纳瓦霍人说的铀矿,这个词的影响至今仍然存在。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河湾社区以及周边地区受到铀矿开采的巨大影响,从被尾矿污染的水源,到在放射性污垢区建造的房屋,以及吹过尾矿的风带来的空气污染。
幸运的是,当我们到那里的时候,得知由于政府及环境机构对铀矿的修复,我们所骑行的路线在将来会有很大的不同。这条道路的改善还可能消除3公里坡度极大的沙砾路面,我们的向导科特个人很喜欢这条线路。
▲陡坡
丘斯卡和卢卡卡凯山脉是西南地区最具生态和地质意义的地区之一,与其他山脉相比,它们的规模相对较小(也使我印象更为深刻)。我们开始在丘斯卡的砂石路面上骑行,这种地貌几乎只出现在这个山区,因为这里是唯一一个尚未被侵蚀掉的地方。在分解层路面沙地骑行时,我十分庆幸当初换了大轮径轮胎。我们一路穿梭在冷杉和松树下,这些树木在美国西南部比较少见。
在丘斯卡大部分时间我们都沿着土路和双行道行驶,在“巴特屋顶”(邱斯卡山脉最高的山峰),我们抵达了此行的最高点,2743米。我们穿过满是白杨和绵羊的高山沙漠草地,从储水池里装满了水,并和当地人聊起他们追逐了多年的野牛。幸运的是(尽管也有些遗憾),我们从没撞上这头公牛,倒是瞥见了一匹野马。
骑行的最后一晚,我们来到一个由纳瓦霍人和温盖特人建的操场上,操场光滑的岩石激起了凯特林的冲刺欲,冲到最后800米的时,路面又变得坑洼起来,凯特林没有停,反而把它变成了砂岩赛车场。我们骑过“赛道”,越过干涸的河床,在河湾处结束了这段旅程。在这里,我们和当地学校的一个班级讨论我们的旅途,并试图了解他们对这块土地的认知。有一个女孩激动地说她在自家后院看到过美洲狮,另一个孩子讲述的事情则和我们这次“受虐之旅”有些类似:他每天都骑自行车上下学。
▲平滑岩石上的日落
大家都说
推荐文章

影像志丨2017越骑越野-贡嘎4+2山地穿越之旅

享受飞跃的快感:杭州勇峰山地车公园体验之旅

Specialized岛国三人行Part2:镰仓-家

纵贯美洲大陆(14)如何摆脱骑行途中一个人突发的寂寞?

作死青年的骑迹之旅[19]]骑到拉萨 如何才叫不虚度光阴?

“不骑会死”环球之旅(3)独自国外骑行 自行车却被偷了咋办

Hi骑女子(5)用尽蛮荒之力在蝙蝠桥 马刺队主场感受幸福

“不骑会死”环球之旅(5)骑行芽庄 胡志明市是种怎样的体验
最新文章

Hi骑女子(3)不到20人口的小镇,与鼠同眠的惊魂一夜

“不骑会死”环球之旅(5)骑行芽庄 胡志明市是种怎样的体验

挑战死亡谷!3名硬汉横穿沙漠300km

她在北京的7个夜晚(3):啊!感觉身体被掏空

“不骑会死”环球之旅(4)小吴哥窟 会安 越南骑行必去点get!

骑葩说丨三天半暴虐522KM塔克拉玛干沙漠是种怎样的体验?

Hi骑女子(5)用尽蛮荒之力在蝙蝠桥 马刺队主场感受幸福
